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文选>> 正文内容

蜡炬成灰泪始干——怀念张子侠先生

文章来源:校友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11 点击数:

 

昨天下午去操场打球,衣服挂在球场边,手机在口袋里,打完球,看到三个未接来电。回过去,听到的是一个黑色的消息:张子侠先生走了。

这是一个黑色的年末!虽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这还是让人震惊不已,以前没听说先生有什么病啊痛的,这,突然得很!

百度词条 

张子侠:安徽省砀山人,1960年生,安徽大学教授,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安徽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出版《二十四史述要》、《中国历史要籍研究资料辑要》、《国学通览》等专著,在《史学史研究》、《文献》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承担教育部项目2项,省教委2项,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历史文献学及史学史。现任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

这个介绍很是简单,先生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在宿州师专(今宿州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今淮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后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工作。

十几年前,我在煤师院历史系读书的时候,先生是系主任,教过我两门课程,一是“中国历史文选”,一是“中国史学史”,先生学养深厚,教人孜孜不倦,学生对他印象颇深,许多人在学术上受他的影响颇大,这些人中有我,当然也有我的学生。

我留在系里教书的时候,他不是系主任了,学校有独立的史学研究所,他离开系里任研究所所长,那时候的史学研究所办公室在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上,研究所的办公室里,半屋子书,墙角一张桌子用来办公,我去过几次,每次去,都能见到先生在里面伏案著文。

2002年,先生调动工作去了安徽大学历史系。2005年冬天,去合肥出差,我去过他家一次,那时候他刚装修好在安大的房子,我和一个学生一起去他家,他的书房墙上装好的新书架让他颇为满意,他给我看他的书,一起说起过往的人和事。先生对于煤师院感情颇深。同样,先生对他所教过和在教的学生颇为在意,尤其是学生的出息,让先生很是得意,一说某某学生的成就,先生就很高兴的样子。

在山大学习的时候,多次在课堂上听到先生的名字,他是山大的历史专业毕业,先生的成绩也让向来以文史见长的母校的师生颇为自豪而多次提及。我硕士论文做的是章学诚的方志学,在结语中,我用了不小的篇幅回忆了当年本科阶段先生对我的学术引导。先生教过的学生很多,我是极为普通的一个,性格原因,和先生的交往其实并不密切,加之这些年一副松松垮垮的状态,所以很多时候都无法面对先生。我到合肥的次数挺多,其实有很多次都可以去见先生,一是怕他事务繁忙讨扰,主要是我自己一事无成无法面对先生。

他的名字中有个“侠”字,这似乎注定他就有一身侠气,他是能在你与之交往并不很多的情况下就深深吸引你的那一类人,有书卷气,亦有豪爽、刚正的侠气,有原则而不失灵活,我的学生有几个后来在安大历史系读研究生,说起先生,对这一点都很赞同。

我自己天赋不足但对专业却有由衷的热爱和痴迷,所以本科阶段的很多课程都学得还算用功,笔记也记得很认真、工整,“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入门课,所以我听得比较仔细。当年这门课的先秦部分是吴孟复先生的高足纪健生先生讲授的,先秦之后是张子侠先生讲授,纪先生操萧县话讲课,张先生则是砀山话,二位先生讲课特点也都十分鲜明,以文字文献资料入手开展细致的解读,课程信息量大,内容十分丰富,这些皖北味儿十足的教诲大多都转化成文字落在我的笔记中,在后来的教书和学习中,时常拿出来温习,有些东西还直接照搬到我的课堂上。

先生在学校教书的时候,有着很好的口碑,他留下的东西不止是在这里的课堂,还有些看不见的影响,通过与他有关联的人传到学生手上,这在今天看来,或许多少是对他的怀念吧。而如今,先生却悄然去了另一个世界,这岂不让人痛心!

我初参加工作几年去图书馆借书,时常在书后的借书卡上看到先生的名字,那时候,先生已经去了安大了。让我很是惊讶的是,有些很生僻的专业书后,时常能找到先生的签名。自从先生离开之后,有些书就很久都呆在原地,估计是多年无人翻阅过了。

先生很认真,所以在煤师院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段子。说某次,由于班干部通知失误,先生的课只去了一个学生,先生就当着这一名学生,十分认真地讲了九十分钟。现在我周围还有人会提起关于先生认真的这段佳话。我曾当面问他此事,他仅是笑笑,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事儿是真是假。但我想,之所以有这样的故事,应该是有源头或缘由的吧,先生的认真劲儿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的,这个,他的每一个学生都深有体受。

先生腿脚不好,走路的样子至今记在脑中。十几年前他在课堂上分析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的声音犹在耳畔,昨日十二点之前,听说先生在和同事们讨论学术的事情,还和淮北师范大学李勇老师通过电话,十二点之后,尚在办公室忙碌的他突然离开,甚至未能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

学术上的事情,鄙人愚陋,加之受教太少,说不出先生学问之大端或精微,此刻思绪凌乱,这些零散的文字,算是对先生的悼念。

今日去合肥,给先生烧纸。20111231尚有先生,201211先生就已经不在。一天之间,阴阳两隔,真让人无法接受!

刚才在牛继清老师的博客上,见挽联两幅,抄录在此,并表思念。

評秦漢,論隋唐,史苑縱橫名學者;

具謀猷,能識斷,教壇倜儻真丈夫。   秦州人輓

 

逍遙水咽,悼才高識遠名教授;

芒碭山悲,哀義重情深好兒男。      文獻中心輓

 

29日上午,给先生写了一张贺年卡,想必此刻正在路上。

 

    201211晚)

 

作者简介:王嘉炜,男,1979年生,甘肃庆阳人,副教授,博士在读。2001年毕业于我校历史学专业并留校任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