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忆当年
我是1979年春天,进入淮北师范大学的。当时,学校刚刚由中央煤炭部接收,把原校名“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下简称“分校”),改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下简称“煤师院”)。这是中央煤炭部为全国煤炭系统的中等学校培养师资的唯一文科院校。她和“中国矿业学院”(后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淮南煤炭医学院”(后改名为安徽理工大学)、“唐山煤炭医学院”等都是煤炭部领导下的姊妹学院。
“分校”是1974年建校。我到校的时候,虽已办学五年,但学校设施仍非常简陋:只有一栋四层的教学楼和三幢教职工宿舍楼,还有一栋能容四五百人的“大礼堂”(这是唯一能上眼的建筑)。据说这些校舍建筑,原为市立二中建设的,准备把市立二中由党校街搬出来安在这里。后来,淮北市市委书记赵凯,坚持要在淮北办一所高校,才把这校舍留给“分校”的。
屈指算来,我来本校,已经三十五年。今年正是建校四十年校庆。抚今追昔,良多感慨。大政方针,我不曾经历。兹将片鳞只羽,记述于后,以供后来俊彦一粲!
四个科系
从“分校”到80年代初期的“煤师院”,全校只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四个科系。全部学生也不过四五百人,教师也只有五六十人,与今天全校16个学院,两万多学生真是不可比了。因为人数不多,各系同学之间,一年之后,大都能叫出名字;即使叫不出名字,但面孔是熟悉的,所以同学们都很融洽;教师之间亦然,显得全校师生都很融融穆穆。
当时教师之间,有教授职称的只有两人,一位是物理系的葛旭初教授,一位是中文系的吴孟复教授。其他教师因文革十年的混乱耽搁,大多已到中年后期,未有评审机遇,只能称为教师。1986年左右,教师有一次评审机会,但还有控制名额,还要到“徐州矿业大学”接受专家的答辩评审,我就是那年评为“副编审”(相当于副教授)的,一年后办了离休,再无评高级职称的机会。
师生置换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荒废多年的高考开始恢复,当年,1966、1967、1968年的高中毕业生(俗称“老三届”),又有机会升学了。在文革十年中上大学的只能是工、农、兵的子弟,而且需要领导单位推荐。工人需由工厂领导、工会领导推荐,农民需由公社、大队干部推荐。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没有关系、没有门路只能自谋职业,望大学兴叹!
1977年邓小平当政后,取消推荐制,凭本事参加统一高考。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终于盼到了黎明。
煤师院1977级、1978级是被称为卧虎藏龙的两个班级,真是人才济济,俊彦深藏。因为文革十年的耽搁,有的已从教、从业多年,有的已是两三个孩子的父亲,人生经历很充实。所以每周六的晚会,77级、78级的节目最有看头。真是吹、拉、弹、唱,五彩缤纷。在学术和智能上,也很突出,许多熠熠生辉的校友,如乔建永、吕绳振、郜锦强,张国宪、尉天骄等都是77、78级的学生。
更有师生换置的笑话值得一提:分校第一期77年毕业的潘小平,因为成绩突出,毕业后被留校任教。77级新生进校后,有一位新生孙叙伦,正是潘小平的初中时代的老师。现在老师成了学生,学生成了老师。这种师生置换的笑话,也只有文革耽搁10年才会出现这种含泪的笑话。
思源广场
现在办公楼南侧的“思源广场”,原来是煤师院初期的“北三楼”,原有三栋教职工宿舍楼,为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大约于90年代初期拆除,现在“思源广场”的东侧路边,还有三棵粗大的雪松,那正是“北三楼”时代栽植的“纪念树”。
布达拉宫
在外语楼的南面洼坑里(现在农业银行取款处西边),原有三幢三层小楼,当时刚造成时,因为它靠近北面的山岗(当时还未建图书馆和外语楼),犹如三幢小型别墅,学生给这三幢小楼起名叫“布达拉宫”(象征西藏的布达拉宫)。
据说,这三幢小楼是为老领导和老专家所建的住宅。其实,这三幢小楼也很平常,但是,他们不愿意搞特殊,都没有入住。由此可见,这些老干部的自律精神还是可嘉的。
最后,这三幢小楼改变用途,先改成了学校的招待所,后又作为外教楼和后勤集团办公室,现改名为“邃园”,是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和校友总会的办公场所。
防震棚教室
1976年7月24日唐山大地震,唐山二三十万人遭到厄运,震惊全国。当时城乡都十分惊慌,纷纷在室外搭建防震棚。我1979年进入煤师院后,原大礼堂西南方向,还保留着两栋教学用的防震棚教室,大体是用毛竹竿当骨架,草苫屋顶,墙壁用苇筠(竹竿当骨架)围起,涂以泥巴,粉以石灰,也留着大窗户,显得窗明几净。我曾在这样的草棚教室里旁听过吴孟复教授讲解唐诗,大教室能容百余人。
草棚教室虽然因陋就简,但可去除地震的担心,在心理上给人以安定、坦然。
不但教室是防震棚,连各系的办公室也都是在当年唯一的四层楼教室的后面,一字长蛇阵地摆开。一直到煤炭部的建筑队84年初建好六层教学主楼和东西两边的物理楼和化学楼,防震棚和草棚办公室才逐渐拆除。
学报创刊
1979年的秋天,学院党委决定创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一个高等院校,应该有自己的刊物。这份刊物应该反映自己的学术水平,学院当局知道我曾在新华书店山东总分店编辑部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干过七、八年的编辑工作,所以领导就找我谈话,希望我兼任学报的社科版编辑。自然科学版由数学系的盛立刚老师兼编,总编由吴孟复教授兼任。编务(组稿、联络印刷、事务)由徐邦莹同志担任。经过两次筹备会议后即开始在校内四个系教师中征稿。学报决定为季刊,即三个月出一期,社科版与自然科学版交替出版,(即第一期为社科版,第二期为自然科学版,这样算来,逢单为社科版,逢双为自然科学版)这样出到1982年,因为总期统一编号,订户常误认为缺期(定社科版的订户只有单数期刊,自科版订户只有双数期刊),所以从1982年第四期以后社科版和自然科学版就各独自编号了,避免了订户的误会。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报》第一期社科版是1979年11月出版的。至今算来已经出版34年,在我国学术期刊中已是颇负盛名的刊物。
第二操场
淮北师大相山校区的“第二操场”,原来是山坳里的一大片荒草地,当年是杂树丛生,荒草没膝的洼地。在洼地里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没人敢去。在洼地的一隅,有几间瓦房,那是化学系的“危险品仓库”,有一位工友看管。当年学校打算把这片洼地,在雨季把山水储存下来,使得学院有山有水,造成美丽景观。曾筑了一座小型堤坝,可是那年雨水偏多,有一夜暴雨如注,山洪暴发,那小小的堤坝哪堪山洪的冲击,一时全部瓦解。
综上所述,说明建立什么事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淮北师范大学从1974年安师大淮北分校到今天,整整四十年了。现在淮北师大已具有16个学院,两个校区,已从小草变成大树,抚今追昔,除了欢呼自豪外,更应该发挥高等学校的职能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学术上、在科研上、在应用上更上一层楼,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名校。
作者简介:欧阳榕,男,1923年生,安徽萧县人。我校原中文系教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编辑,现已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