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首歌曲的回忆
1979年9月,全国学联和《歌曲》编辑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大学生歌曲。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为党的拨乱反正方针而欢呼,也为重新获得进高校读书的机会而欣喜,更为受到的特殊眷顾而感激。同时,作为名不见经传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学生,还有那么一点儿不服输的味道。于是,便投入了应征歌曲的创作,并且志在必得。
歌词由我执笔。那时的校园,虽然连围墙也没有,荒山旷野,但连片浓密的槐树和石榴树,却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多少年以后,我拟的对联“犹记榴红槐绿,重温窗义师恩”,竟成了校友回母校聚会的标志。当年的校园生活,最让人动情的便是同学们读书的场景:每当晨光初露,宿雾未收,山坡上,树林中,或单形只影,或三五作伴,或站或坐,或倚或行,满眼尽是勤读的学子,满耳尽是动听的书声。当时,大家好像都憋了一股劲,要补回十年失去的青春,要学好一身干“四化”的本领,恨不得让太阳不落,夜灯不熄,将万卷读破,铁砚磨穿。那种如饥似渴的求知热情,至今思之,还能够把自己感动。
入学之初,我在主编的首期班级墙报上,写了一组诗歌,其中一首《书声有感》写道:
千山万壑起松风,细水入田响淙淙。
骏马奋蹄金鼓动,铁军抖擞战歌中。
我打算根据这首诗的形象与意境,创作成歌词,初步设想成主歌两段,另有副歌。同学张民望,深谙作曲之道,入学前,我们参加在萧县郭庄举办的安徽省音乐创作学习班,有过一段交往与合作;入学后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彼此极容易沟通配合。他答应歌词出来后,由他谱曲。这样,词曲创作的搭档就形成了。为了构思歌词,寻找灵感,我们结伴登相峰,临钓台,徘徊饮马池畔,行吟桓谭宅前,校园内的榴园、槐林,更是遍洒足迹。历时一周,终于写出了歌词《晨读》:
像桑叶洒向春蚕,
像细水流进秧田。
啊!这美妙的声音,
是晨读的书页翻卷。
像鼓声催人征战,
像骏马奔腾向前。
啊!这动人的声音,
是晨读的书声飞传。
今日身手勤磨炼,
明天重任担在肩。
把我们可爱的祖国,
建设成人间的乐园。
民望拿到歌词,大喜过望,很快投入曲谱的构思。在不断形成又不断否定的过程中,也在不久的时间内,找到了满意的旋律与流畅的乐句。然后是词曲结合,修改打磨,试唱,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尤其是关于诗词、乐理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同时,张秉政同学还在他主编的学院学生刊物《金风》的创刊号上予以发表。之后,这才像捧出一个婴儿一样,怀着喜悦与期待,把这件作品寄往征集单位。
将近一年之后,院学生会收到一份征订《大学生之歌》的通知单:《大学生之歌》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与《歌曲》编辑部编,将于1980年10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德珩题写书名。我们的《晨读》赫然出现在目录中。有一段话特别强调指出:“这本歌集共收入青年学生歌曲23首。其中9首出自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手笔,是从“大学生之歌”征集活动的应征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有9首是专业音乐工作者特为青年学生创作的;另有5首是学生运动历史革命歌曲。”这说明,我们的歌曲作品,是全国在校大学生作品入选的九分之一,并取得了与专业音乐工作者的作品及历史革命歌曲并载一书的荣誉。这无论是对于我们两位词曲作者,还是对于我们中文系77级以至淮北煤师院来说,都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不过,由于安徽省范围内高校就只有我们的一首应征获中,我们是部属院校,又偏处淮北,所以一直得不到消息。后来,学生会主席、79级的金远志同学多方联系、奔波,才从合肥为我们找回了纪念品:词曲作者每人一本拉链日记本,一支钢笔,两册《大学生之歌》。
转眼35年过去了。我们的学校早已今非昔比,现已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提升了档次,扩展了校区,积聚了人才,学生多了,专业多了,办学层次多了,正在朝着高水平的师范大学阔步前进。希望我们的校园,永远是一个书香的校园,歌声的校园,绿色的校园,文化的校园。
作者简介:纪健生,男,1982年毕业于我校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