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是这样矗立起来的——淮北师范大学的早期历史
淮北师范大学,其前身是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成立于1974年9月。
1974年,安徽省高校计划招生6000人,原有6所高校,无法完成这一招生任务,省委决定创办几所高校分校。想在六安、阜阳办,但六安不愿意办,6月下旬,又在有各地、市教育局长参加的招生会议上吹风,淮南、淮北、宿县都表态愿意承办。分管文教的省委常委杨效椿的意见是,阜阳已同意办,淮南已有煤炭学院,淮北、宿县两家谁办看条件再定。
当时,淮北参加会议的是市教育局副局长熊秀河,回来当晚就向局长、书记张鸿儒作了汇报。次日局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并讨论省招生会议精神。当时在政工科工作的张文远,特别强调淮北是新建城市,中、小学师资奇缺,最好能办安师大分校。会议讨论通过了争取创办分校的决议。张鸿儒和熊秀河向淮北市委书记赵凯作了汇报,赵凯书记当即表示支持,并提交市委常委会议研究。会议决定办一所三个专业、招生200人的高校分校,由市教育局代拟给省委的请示报告。报告经市委常委会议通过,形成市委淮发(74)041号文件。张鸿儒、张文远带着文件到省教育局汇报。
省教育局负责此事的一位杨同志认为,淮北城市起步晚,条件差,不如让宿县办。张文远见事情起了变化,建议张局长去找正在稻香楼开会的赵凯书记;赵书记了解了情况,立即去见杨效椿。杨效椿与省教育局沟通,让淮北市与宿县地区都做准备,根据条件再做决定。随即省里派周、段二位同志与张鸿儒同车到淮北,考察办学条件。下车后,他们顾不上休息,就来到在建的二中教学楼(即淮师大附中老教学楼)。登楼远望,上有相山耸立,下有铁路、公路穿过,三面都有开阔的拓展空间,办学环境很好,当即在楼顶画了草图。他们晚上听取汇报后,进一步了解了市委的重视、态度和决心。第二天,他们对宿县的办学条件也进行了考察。周、段二同志回合肥向杨效椿汇报,已是七月中旬。杨效椿原则上同意淮北市筹办分校。省教育局通知淮北市教育局,做好准备,等待正式通知。七月下旬,省教育局正式口头通知,同意淮北市筹办大学分校。
淮北市委高度重视,把筹建分校当作一件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大事来抓。首先成立筹建大学分校领导小组,赵凯任组长。市革委会于8月7日签发革政字(74)051号《关于组成安大淮北分校筹建领导小组的通知》。8月10日,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各部门积极响应,通力协作,为保证按时顺利完成筹建任务而日夜奋战。9月12日,省革委会下达革政字(1974)84号《关于开办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的批复》,同意在淮北市办安徽师范大学分校,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系,学制三年,均于本年秋季招生。
批复下达后,选调教学、管理、后勤人员等办学工作积极有序展开。首先是停办了淮北师范的语文、数学、理化三个中学教师培训班,将大部分教师调入分校,并从市一中、二中、局中、师范学校和郊区、矿区中学选调了一些教师。又陆续从市委和市府机关及矿务局系统调来行政、后勤人员。最先报到的是刘云彩、黄昌顺两位科长与李传华、朱永彬两位会计,他们承担起最早的接待工作。
其次是组建领导班子。中共淮北市委书记赵凯兼任分校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李锦荣任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张鸿儒兼任副书记;荣华任副主任。党委委员除上述4人之外,还有徐际鸿、王振华、王裕昌、马广爱。
再次是成立管理机构。教革组:组长徐际鸿、副组长王宪帮;办事组:组长王振华;后勤组:组长王裕昌、副组长,徐贞杰;政工组:组长马广爱、副组长沈心棠。设立学系:中文系,陈献之任党支部副书记,教师有丁梦周、单光启、张克哲、裘荣棠;数学系:张文远任党支部副书记,教师有桑元德、陈建华、赵树廉、任京男;物理系:田福铿任党支部副书记,教师有华厚玉、杨国经、颛孙桂恩;化学系:张广金任党支部副书记,教师有陈广汶、周景道、李玉璋、郑思义。公共课教师有王玉琛、石玉珏、陈钦武等。全校专任教师25人,职工50人。同时成立招生、基建班子,指定专人负责解决教材问题。
1974年10月29日,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正式开学。当年计划招收学员350人,实际报到347人,136名男生,211名女生。其中党员89人,团员186人,担任过民办教师的4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6%。210人来自宿县地区的砀山,萧县、濉溪、怀远、泗县、五河、灵璧、固镇各县,137人来自淮北市。安徽籍128人,上海籍143人,66人来自江苏、山西、河北、湖北、辽宁等省。开学典礼在临时平整的沙石泥土操场上举行,杨效椿到会讲话。学生坐在自己的背包上,上了开学第一课。
当时办学条件非常艰苦,一座2750平方米的楼,一楼、二楼是教室,四楼住女生,三楼住男生,楼内没有厕所,没有下水道,生活很不方便。教职工没有宿舍,大都在校外家里或租房居住,往来奔波,十分辛苦。学校没有围墙,四面八方通透。同学自己拉土铺的路,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而且还时常缺水、断电。缺水时只好向隔壁消防队求援,消防队用消防车送水,或同学用脸盆从消防队端水,以解决生活问题。断电时就得想方设法和电力部门协商,请他们早点送电。学校周边是农田,由于施用农家肥,卫生状况极差,苍蝇横飞,食堂尤甚。
12月13日,杨效椿来校考察,高兴地说:你们学校很有发展前途,原来我们都是促退派,现在上马了,就不能下马。办一所大学实在不容易。安大原来就有底子,又有华东师大支持,还筹备了好几年。你们从筹备到开学才几十天,困难比我们想象的多,结果比我们想象的好。你们办大学,省里支持。学生宿舍楼现在就动工,要能容纳600学生,盖两栋教工宿舍楼。明年招生不要多,200人左右。1975年,学生宿舍楼西一、西二和和教工宿舍楼南二、南三竣工,改善了住宿条件。
为支持学校发展,淮北市委、政府在政策上给了很大扶持,帮助解决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家属户口农转非及夫妻两地分居等问题,吸引了不少干部和教师,葛旭初教授,吴孟复教授,以及石影、吴志葵、余楠、殷呈祥、陆联星、熊天义、叶树声等,陆续来校任教。但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财政拨款仅够发工资,学生宿舍西三楼和教工宿舍南一楼及学校大礼堂,都拖了好几年无法竣工。学校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1978年初春,国家煤炭工业部教育司司长郑昌荣来淮北矿务局调研、检查教育工作,其间来分校物理系拜望他的老师葛旭初教授,并约请葛教授小聚,田福铿陪同前往。席间,郑司长谈到煤炭行业与煤炭教育的发展,说教育司压力很大,困难不小。葛问有什么困难,郑说煤炭系统增建了几所矿业学院、煤专技校,各地矿务局与大煤矿还为职工子弟办了中、小学,困难就是师资非常缺乏,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不分给我们,一些经过短期培训的教师,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我们每年花几十万给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师范院校,也只能分配到少数的教师,这个困难一时难以解决。田福铿试探性地半开玩笑地说,买鸡蛋,那不如买鸡生蛋了。安徽不富裕,我校经费奇缺,难以发展下去,你们有经济实力,不如用给地方教育部门和师范院校的钱来买我们学校,几年下来,就会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教师。既解决了教师不足的困难,煤炭部也有了自己的师范院校,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葛教授赞同田的想法,说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主意,劝郑司长考虑。郑司长一行也认为可行,表示回京研究再给回话。葛教授、田福铿将与郑司长的交谈向李锦荣作了汇报,李召集会议讨论并把讨论意见报告赵凯书记。
大约过了20多天,葛教授说煤炭部已原则上同意,让我们派人到京洽商。此后,葛、田多次进京商谈,具体事宜则由徐际鸿代表学校办理。商谈校名时学校提出冠名“华东煤矿师范大学”,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分配煤炭部60%,安徽省20%,淮北市20%。省煤炭厅代表煤炭部与安徽省商谈,煤炭厅提出校名的“煤矿”改为“煤炭”,这样涵盖的范围大一些;煤炭部提出校名应体现校址,把“华东”改为“淮北”;教育部提出学校规模太小,把“大学”改成了“学院”。这样,校名就定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978年7月21日,安徽省革委会和煤炭部分别向国务院呈报《关于拟将“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改建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请示报告》。12月28日,教育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增设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设置4个专业,规模2000人,面向全国招生。部、省双重领导,以部为主。
1979年3月1日,中共安徽省委常委会决定:赵凯兼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党委第一书记;陈岩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图远任淮北煤炭师范党委副书记、副院长。5月31日,煤炭工业部批准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学校规模为2000人,先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系。总建筑面积控制在6万平方米以内,基建工程投资控制在750万元以内。当年秋季,学院首次面向全国9个省市(黑、吉、辽、京、晋、冀、豫、苏、皖)招生230人。同时,面向全国招聘人才,陆军、刘振义、刘清理、王彦坦、陈立国、张善林等一大批教师调入煤师院任教。
1980年5月8日,煤炭部党组决定:任命何图远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葛旭初、李琴昭为副院长。7月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赵凯兼任党委书记,陈岩任院长。8月5日,煤炭部党组决定,陈岩兼任党委副书记。
至此,淮北师范大学走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王彦坦、田福铿、张文远、纪健生为本文写作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年介磊,男,1953年生,1978年毕业于我校并留校任教。原离退处处长,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