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文选>> 正文内容

校园随笔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8 点击数:

紫藤花开行知园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近日,行知园长廊上的紫藤花竞相开放,枝蔓纤结,繁花满架,紫穗纷披,恣肆汪洋。每一穗藤花的颜色又分出鲜明的层次,盛开的浅淡滑向待放的深浓,似锦带,如花溪,香气远溢,色彩醉人。时有师生在花下读书、休闲、交流,享受象牙塔的纯净与诗意。

行知园建于二十年前,坐落在相山校区中心地带,东为第一运动场,西为行政楼,南临玉槛桥,北依图书馆。园内主体景观为陶行知先生的半身塑像和覆满紫藤的长廊。长廊由可镂亭向南延展,赭红色的廊柱颇有古风。紫藤攀援廊柱立起茎蔓,屈曲连理,蜿蜒廊顶。花开时节,坚韧有力的藤蔓跟曼妙玲珑的花穗形成巧妙的搭配,在刚柔相济中有迷人的和谐。陶先生“爱满天下”“教育为公”的教育理念,亦如粗壮的藤柱扎根在我校;莘莘学子学接先贤,知行并进,正似那盛开的紫藤,绽放着最美的青春年华。

最是滨湖美 人间四月天

入春以来,滨湖校区花开相继,树渐成荫,在这四月阳天里,校园风光愈加丰美、迷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百亩油菜花,灿烂盛放,一片耀眼明黄。馥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不由你不疾步上前,醉入花海,流连徜徉。薄如宣纸的花瓣在微风中轻颤,粉嫩娇柔,逗引得蜂飞蝶舞,嘤嘤嗡嗡。“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沿着花径漫步细赏,却有长醉不归的任性与冲动。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绿思湖倒映云影,旁挹山色,温润如一方碧玉。遥看曲桥逶迤婉转,垂柳剪剪随风,香蒲柔媚,荷叶清圆;隔湖相望,朗园水杉耸翠、草坪茵碧,自成疏朗清通的蓊郁。极目远眺,山脚下梧桐花氤氲出一脉朦胧的淡紫,将小山浸染得颇有生机。移步换景,无不悠然怡然,悦目赏心。

胜日寻芳,看滨湖校区美景处处,间有学子捧书往来,一张张如花的笑靥,让人憬然悟出,青春才是这春日里最美的绽放。曼声吟诵日知亭“东迎紫气书声远,北望碧山诗兴长”的联语,会觉得虚实相生,情与景正相照应。学校倾力打造的生态之园、文化之园、育人之园,已在眼前。

最是滨湖美,人间四月天。

校园频添美景 滨湖又建新亭

继日知亭、绿思湖、朗园、纪念林、邃园之后,滨湖校区之集翠亭、翼然亭又于近日相继建成,命名撰联,悬匾刻石,整饰一新。

集翠亭位于滨湖校区纪念林的东北部,亭为四角,面向西南,中西式结合,赭红色瓷瓦覆顶,四柱粗壮坚实,柱脚石墩装饰,给人以稳如泰山之感。从亭前环视纪念林中花木繁多,翠色满眼。树有鹅掌楸、重阳木、元宝枫、棕榈、虎刺、丁香、含笑、合欢、榔榆、白蜡、黄栌、乌桕、松、桑之属,果有石榴、银杏、苹果、梨子、桃、杏之类,花有牡丹、月季、樱花、桂花、梅花、凌霄等等。纪念林为校友以树木花果集结怀念母校情思之林,故亭以集翠名之。亭前有石铺地面数十平米,俨然一微型广场。亭名为纪健生先生撰,朱学忠先生手书,字为行草,飘逸洒脱。

从集翠亭前出纪念林西行,黄栌夹道,至近西围墙处,有亭翼然,纯石结构,四柱挺立,檐牙高啄,若腾飞之势。两旁石构游廊,若鸟之两翼。有亭翼然为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名句,故借以取名,曰翼然亭,寓意学校飞速发展、学生前途广阔。

翼然亭南北贯通,前后各有柱联一副。前联为:桃李倾情荣畹亩,兰蕙寄梦壮湖山。取意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桃李”、“兰蕙为作育人才常典;湖山既意谓滨湖校区傍依花鼓山与华家湖,又指涉相山、滨湖两校区,寄寓了立足淮北、献身教育、实现中国梦的豪情壮志。后联为:树茂花繁芳草地,湖平峦秀碧云天,写滨湖校区的绿化、彩化、美化、文化之景,而碧云青云,激励学子不坠青云之志,又与前联关合。

亭名与两联皆纪健生先生所撰,亭额为美术学院副教授孟宝跃书,前联为美术学院副教授刘东峰书,后联为朱学忠先生书。三者书体不同,笔法各异,而姿趣横生,俱得其妙。

综观校园内诸多景点的营造——日知亭之秀丽,绿思湖之灵动,朗园之清雅,纪念林之深广,集翠亭之端庄,翼然亭之飞扬,以至邃园之幽静,音乐厅之神韵——多采用古典园林形式,或悬以牌匾,或立以石刻,或雕以楹联,或附以题记。这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提升人才素质、培育人文精神、弘扬民族传统、展示中国特色,均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赵慧芳,女,1971年生,安徽砀山人,副教授,硕士。现任我校图书馆副馆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