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看似普通的纱线,却具有导电功能,与传感器和电子装置搭配,能搜集人体生理信号。由这种“电子纱”制成的运动衣,在运动员训练、监测老年人健康等场景中得到良好应用。
以电子纱作为“制胜法宝”,安徽恒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奋力搏击智能穿戴新蓝海。
安徽恒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纺织材料生产线一角。全媒体记者 郭海洋 摄
惊蛰时节,阜阳界首高新区,恒益智能科技生产车间内,电子纱等纺织材料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
电子纱是由一定比例的金属纤维或其他导电纤维和普通纤维,经过结构设计和混纺、交并、包缠、编织等技术手段,加工制成的具有电子功能的新型纱线。
成立于2017年的恒益智能科技,在电子纱领域持续发力。2019年,企业牵手东华大学专家团队研发电子纺织材料,不仅落地上马导电纱线生产线,还攻克了可拉伸的传感器纱线“卡脖子”技术。
手握核心技术,恒益智能科技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数字化车间等,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省新产品6件,并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
“电子纱不仅应用在运动员、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功能性服装上,在智慧医疗、军服、触摸手套、记忆服装等方面也广泛应用。”恒益智能科技董事长李贺介绍,目前企业生产的电子纱供不应求,订单生产已排到今年10月。
作为一种具有出色导电及传感功能的材料,电子纱赋予纺织品全新功能。在纺织服装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李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依托界首市阿尔本等服装企业,我们延展了电子纱的产业链条,生产的运动上衣等个性化智能穿戴产品已面市。”李贺说,这些嵌入智能技术的穿戴设备,不仅实现穿戴的基本功能,还具备记录健康数据、监测环境温度、调节衣服颜色和亮度等功能。
打出“科技牌”,让电子纺织材料被寄予更多期待。
今年1月初,恒益智能科技年产500万米高性能电子纺织材料及智能纱线气流纺织生产线技改项目上马,企业斥资2亿元,建设标准化数字智能车间、研发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购置生产线、研发及检测等设备。
“项目主要是引进新设备、提升新工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提升电子纺织材料的生产能力,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纺织材料高值化利用。”李贺表示,项目预计2025年6月竣工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500万米高性能电子纺织材料的生产能力,年增加产值4亿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李贺表示,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之路,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工艺水平、延展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电子纺织服装+大数据”等新兴服务,打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物联网—智慧健康终端”协同创新的产业新生态,推动纺织材料高值化利用,为阜阳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