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详细内容

新闻公告

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8 09:40:37 浏览次数: 【字体:

安徽日报2023-04-1806版

余敏辉

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构成,自北向南联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起着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大运河安徽段总长约180公里,目前, 作为安徽运河段唯一一处有水的河段,大运河泗县段故道至今仍有有水河道约47公里,其中运河原有故道28公里,依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历史风貌,在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23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作为大运河流经的重要省份,安徽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凸显文化内涵,做好特色化文章。要强化对大运河安徽段的完整保护、活化传承和适度发展。大运河安徽段拥有体现隋唐大运河特质的河道、河堤、码头、桥梁、水工设施、运河城镇等多种遗产类型,我们应抓住柳孜运河遗址和通济渠泗县段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机会,把握大运河安徽段完整性好、原真性强的特征,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大运河文化真正“靓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要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列为加快皖北文化旅游业发展“一号工程”,适时启动国道G343改迁工程;设立专项基金,撬动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或安排财政定额补助;继续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支持,完善省级项目申报管理,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切实改变全省旅游南热、中温、北冷的局面。要做大叫响大运河文化的皖字品牌,促进运河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使“千年运河——汴河遗珍·传奇皖北”成为新时代彰显安徽灿烂历史文化的“金名片”。

展示文化魅力,做好差异化文章。突出大运河安徽段沟通融汇中原、淮扬、齐鲁、楚汉等地域文化这个特征,聚集水利文化、漕运文化、商事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形态,擦亮大运河安徽段“有形”“无形”文化遗产琳琅满目的亮点,整合大运河安徽段沿线史前文化、孝贤文化、楚汉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域内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革命遗迹丰富的优势,深入阐释和生动展现大运河安徽段在推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演进中的重要作用。安徽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要积极主动融入到江苏、浙江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当中去,充分利用历史上安徽深受楚汉、淮扬、吴越、海派文化的影响和熏陶的特点,把握安徽与江苏、浙江和上海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特征,加快建立长三角运河文化价值认同机制、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机制和文化旅游协同工作机制,走好“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路径,最大限度地释放长三角地区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建设的联动、协同、聚合效应。

打造文旅线路,做好精品化文章。要围绕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功能,着力谋划和实施“园”“馆”“址”“岸”“遗”“段”“品”“文”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项目。着力推进运河文化和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科学规划参观游览线路:一是依托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大运河文旅精品线路;二是培育运河非遗主题游、运河观光休闲游、运河古城古镇古村记忆游、运河故事特色游、运河红色文化传承游、世界文化遗产研学游、历史文明体验游等文旅新业态;三是通过利用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外溢辐射效应,扎实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优质文创产品开发、优美生态环境打造、相关产业系统整合,全面提升柳孜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运河古镇、宿州新汴河景区、灵璧虞姬·钟馗·奇石文化园、泗县运河人家等景区景点的文旅融合水平。

加强区域合作,做好协同化文章。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2018年11月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要“整合文化资源,共塑大运河文化品牌,加强商丘、枣庄、济宁、宿州、徐州、淮北、淮安、扬州等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区、遗产点联动保护开发”。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尽快与同处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河南、山东、江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除了主动串联河南、山东运河沿线城市外,要重点与长三角的江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等城市强化文化品牌合作、资源整合与服务协作,协同推进节点互动、轴带串联,构建跨省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体验游、运河古城镇风韵休闲游、运河水利科技研学游、运河人文精神体验游、运河曲艺技艺体验游等新的区域文旅合作项目。

(作者系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终审: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